《三字经》第二十三课:元朝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0:31 点击次数:112
图片
原文:至元兴,金绪歇,有宋世,一同灭。并中国,兼戎狄,九十年,国祚废。译文:元朝兴起以后,先灭了金国,后灭了南宋。不仅统一了中国,还兼并了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,元朝只存续了九十年就灭亡了。止正解读:元朝(1271—1368年),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,1234年联合南宋灭了金国,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,1279年灭南宋,至1368年被朱元璋赶出大都,统治中国近90年,所以称“九十年,国祚废。”1206年,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,建立大蒙古国。先后攻灭西辽、西夏、金朝、大理等政权,招降吐蕃诸部。蒙哥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,促使大蒙古国分裂。1260年,忽必烈在开平府称汗,建元“中统”,上都成为新的都城。1271年,忽必烈取《易经》“大哉乾元”之意改国号为大元,次年定都大都。1279年,灭亡南宋流亡政权,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。元朝将全国人分为四等,即蒙古人、色目人、汉人、南人,在政治、经济、法律等方面给予不同待遇,具有严重的民族歧视性。 元朝中期,皇位继承紊乱、政变频繁,而且汉化迟滞,发展不前。元朝后期,政治腐败,权臣干政,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,导致元末农民起义。1368年,明朝攻占大都和上都,元廷退守漠北,史称北元,退出中国中央统治政权,与明朝对峙。北元汗统一直持续到1635年,为后金所灭。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,疆域超越历代,大约1300多万平方公里。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、南抵南海、西至天山、北包贝加尔湖。《元史》称“东尽辽左西极流沙,北逾阴山南越海表,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”。忽必烈死后,由他的三儿子铁木耳“元成宗”继位,仰慕汉族文化,推动汉化治理。封孔子为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,对孔子的赞赏和敕封超过了历代王朝。诰云:“制曰:先孔子而圣者, 非孔子无以明。后孔子而圣者,非孔子无以法。所谓祖述尧舜,宪章文武,仪范百王,师表万世者也。可加大成至圣文宣王。遗使厥裹,祀以太牢。於戲!父子之亲,君臣之义,永为圣教之遵。天地之大,日月之明,奚罄名言之妙。尚资神化,祚为皇元。”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